1. 首页
  2. 健康常识

中医养生食补原则

中医养生食补原则

中医养生道医养生非常注重饮食中的食物搭配,那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,该如何对食物进行合理的搭配,应该遵循哪些食补原则呢

一、五谷为养——不吃主食的时髦赶不得

我们学习《本草纲目》中的养生智慧, 不仅仅要看到“ 吃什么”,也要重视“怎么吃”。其实,李时珍和其他中医养生名家早就提出了一套合理饮食的良方, 跟现代保健医学所提倡的“ 平衡膳食”有异曲同工之妙。可惜现实生活中总是有人忽略这套“食法”。

广告模特小于要拍摄一组时尚杂志照片,为了能达到更佳的上镜效果,本来就很瘦的她又开始突击减肥。除了每天一小时的强化运动以外,她把三餐改为两餐,并且只吃菜不吃主食,据说这是时尚达人最流行的减肥方法。结果一段时间以后,她的体重是下去了,但皮肤变得暗淡无光,气色也很差。面对如此憔悴的小于,杂志编辑和摄影师都大发脾气。

现在有许多人因为减肥而不吃主食,实际上这种方法对健康的伤害是相当大的,最后带给我们的也不是美丽。不吃主食的时髦赶不得,下面让我们首先从迎粮穴说起。

鼻子旁边有个穴位叫迎香穴,嘴巴两旁有个穴位叫迎粮穴。从名字上我们就可以看出,鼻子是用来闻香味的,而嘴巴是用来吃东西的。现在有很多素食主义者,他们觉得吃素就是吃蔬菜,还有些人认

为菜是好东西, 比饭好吃, 也比饭有营养, 所以“ 少吃饭, 多吃菜”的饮食观念也风行起来。其实祖辈早就给我们指了条明道——“迎粮”,就是说人要多吃大米、玉米、高粱、地瓜、胡萝卜、土豆等种子类粮食。

为什么这么说呢?我们知道蔬菜要做得可口需要大量的油,现在这不是什么问题,但在过去,人们缺衣少食,能吃饱就已经是最大的幸福了,想吃点有油水的东西并不容易。所以,以前蔬菜的制作一般都是用水煮,加点盐,根本谈不上可口。而土豆、地瓜等种子类的食物,不需要加油,煮熟后就香喷喷的,能引起人的食欲,还容易饱腹,所以几千年来,我们的祖辈们都是用种子类的食物作为口粮,蔬菜只是辅助。

虽然如此简单,那时人们的体质也相当不错,很少生病。而现在那些以蔬菜摄入为主的素食者,动不动就上火、生病,体质弱得似乎一阵风就能吹倒。

少吃饭,多吃菜,饭没有营养,营养都在菜里,这种观点从表面上来看似乎很有道理,然而从科学营养的角度来看,如果长期这样下去,对身体健康极其不利。

米饭以及面食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,而碳水化合物是我们身体所需的主要“基础原料”。在合理的饮食中,人一天所需要的总热能的50%~60%来自碳水化合物。如果我们每顿都少吃饭、多吃菜,那么就不能摄取足够的碳水化合物来满足人体的需求。长期下去,人就会营养不良,疾病也会不请自来。

有的人为了减肥,就尽量少吃饭、多吃菜,甚至光吃菜、不吃饭,这也是不可取的。肥胖的根本原因在于摄取热量过多而消耗过少,造成热量在体内的过度蓄积。产生热量最多的营养成分是脂肪, 所以胖人往往在食量过大、吃肉过多而运动过少的人群中产生。单从饮食上讲,米、面等主食中含有的脂肪成分并不算多,而往往由副食中的油和肉类中获得。多吃蔬菜不是坏事,但大部分蔬菜要用油烹调才可口,这样不仅容易造成热量蓄积,达不到减肥的目的,而且吃下去容易得病。

按照中国人的体质状况,一个成人每天应当至少吃6两米饭,否则,长期吃含有高蛋白、高脂肪、低纤维的菜,极容易得心血管病和肥胖病。即便没有,亚健康也会悄悄袭向你。所以,我们一定要抛弃“少吃饭,多吃菜”的观点,科学、合理地搭配主食与副食。

 二、要想肠胃不累,就要干稀搭配

张大爷看到邻居家的小孩子长得白白胖胖的,特别羡慕。因为他的小孙子一上饭桌就闹脾气,总说饭菜干巴巴不想吃,吃不了几口就把碗筷撂到一边,结果看起来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。邻居教给张大爷这样一招,每餐多做一些美味的鲜汤,让孩子干稀搭配着吃。张大爷试了试,小孙子果然吃得多了。

平时吃饭时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:米饭配炒菜吃起来总觉得干巴巴的,不易下咽。倒不如做些精美的面食,再配上几款鲜汤,干稀搭配,胃肠就觉得舒服多了。

当然,人也不能光吃流质食物。如果光吃稀饭、豆浆、菜汤、米汤等稀食,人体摄入的能量就会不足,也就不能满足日常工作生活的需要,而且长期食用单纯的流质食物,还会使人的咀嚼功能退化。所以,吃饭一定要做到干稀的合理搭配。这样既补充了水分,又增进了人的食欲,还能让食物容易消化吸收,真是一举三得!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中也强调人们在平时饮食时要注意干稀搭配。

当然干稀搭配不是让大家用汤泡饭,提醒大家,汤泡饭不宜吃。有些人喜欢吃饭时将干饭或面食泡在汤里吃,这种饮食习惯不利于健康。我们咀嚼食物,不只是要嚼碎食物,便于咽下,更重要的是要让唾液把食物充分湿润。因为唾液中含有许多消化酶,有帮助消化、吸收及解毒的功效,对健康十分有益。而汤泡饭由于饱含水分,松软易吞,人们往往懒于咀嚼,未经唾液的消化过程就把食物快速吞咽下去,这无疑会加重胃的负担,时间长了容易导致胃病的发生。所以, 常吃汤泡饭是不利于健康的。

三、饮食“鸳鸯配”,合理才成对

食物的营养搭配对留住食物的营养成分很重要。搭配得好,不但有利于人体很好地吸收其营养成分,使营养价值成倍增加,而且可以减少其中的副作用。相反,如果搭配得不合理,就会在人体内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,使人体内必需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吸收大大减少,对身体造成损害。比如,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就不能和甲壳类食物小虾、对虾等同食,否则维生素C会使甲壳类食物中的五价砷化合物转化为有剧毒的砒霜,砒霜中毒会致死。所以,在日常饮食中一定要注意食物搭配要合理,下面就为大家推荐几种称得上“鸳鸯配”的饮食搭配方案。

1.鸭肉配山药

《本草纲目》记载鸭肉滋阴,具有消热止咳之效;山药的补阴功效更强,与鸭肉同食,可除油腻,补肺效果也更佳。

2.羊肉配生姜

羊肉可补气血和温肾阳,生姜有止痛、祛风湿等作用,同时生姜既能去腥膻,又能助羊肉温阳祛寒之力。二者搭配,可治腰背冷痛、四肢风湿疼痛等。

3.甲鱼配蜜糖

甲鱼与蜜糖一起烹调,不仅味甜、鲜美宜人,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、不饱和脂肪酸、多种维生素,对心脏病、肠胃病、贫血等有很好的疗效。

4.鸡肉配栗子

鸡肉营养丰富,有造血补脾的功效,板栗也有健脾功效。将二者合烹,不仅使色香味更好,而且提高了营养价值,使造血补脾的功效更强。

5.鱼肉配豆腐

鱼和豆腐都是高蛋白食物,但所含蛋白质和氨基酸组成都不够合理。如豆腐蛋白质缺乏蛋氨酸和赖氨酸,鱼肉蛋白质则缺乏苯丙氨酸,营养学家称之为不完全蛋白质,若将两种食物同吃,就可以互相取长补短,使蛋白质的组成趋于合理,两种食物的蛋白质都变成了完全蛋白质,利用价值提高了。

6.猪肝配菠菜

猪肝富含叶酸以及铁等造血原料,菠菜也含有较多的叶酸和铁, 同食两种食物,一荣一素,相辅相成,是防治老年贫血的食疗良方。

7.鸡蛋配西红柿

鸡蛋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各种维生素,比如B族维生素、尼克酸、卵磷脂等,但缺少维生素C,西红柿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,正好弥补了它的缺陷,所以二者放在一起吃能起到营养互补的作用。

8.鲤鱼配米醋

鲤鱼本身有涤水之功,人体水肿除肾炎外大都是湿肿,米醋有利湿的功效,若与鲤鱼伴食,利湿的功效则更强。

9.牛肉配土豆

牛肉营养价值高,有暖胃健脾功能,但肉质较粗糙,有时会影响胃黏膜。土豆与牛肉同煮,不但使味道更鲜美,且土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U,起着保护胃黏膜的作用。

中医养生食补原则

10.豆腐配萝卜

豆腐属于植物蛋白肉,多食会引起消化不良,叫做“豆腐积”。而《本草纲目》就介绍了一种能消食的食物——萝卜,与豆腐伴食, 会使其营养大量被人体所吸收。

 四、酸碱食物巧搭配,身体就不得病

酸性食物与碱性食物搭配食用,目的在于保持人体血液的酸碱平衡,使之经常处于微碱性状态(pH值7.4左右),有利于代谢的正常进行。千万不要以为食物的酸碱性就是指味觉上的感觉,这里指的是生物化学性质,如口感酸的葡萄、醋等,都是属于碱性食物。而富含碳水化合物、蛋白质、脂肪的食物,在消化过程中形成酸性物质(如碳酸、硫酸等),属于酸性食物。富含钾、钠、镁等矿物质元素的蔬菜、水果等,在消化时形成碱性物质,属于碱性食物。在膳食结构中,酸性食物不能多吃,否则会导致身体酸碱失衡,有害健康。

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体会:吃了过多的鸡、鸭、鱼、肉以后会感到发腻,殊不知,这就是“轻度酸中毒”的表现。富含矿物质、膳食纤维的瓜果、蔬菜是食物中的碱性食物;而富含蛋白质的鸡、鸭、鱼、肉属于酸性食物。无论日常生活或节假日,饮食都应掌握酸碱平衡, 不可偏颇,只有平衡方可益补得当。如终日饱食膏粱厚味,酸碱失衡,将严重影响健康。膳食的酸碱平衡早已引起关注,大凡鱼、肉、悔产品、贝类、蛋类等都是酸性食物,食用过多使血液从弱碱性转为弱酸性,令人倦怠乏力,重则使人记忆力减退、思维能力下降。故欲避免上述状态,就得减少“山珍悔味”,增加蔬菜、瓜果、豆类等碱性食物,特别是绝不能忽视菜肴的荣素搭配。

五、喝汤应该在饭前,能更好地提升胃气

李时珍认为要想提高人的抗病能力就要提升胃气,因为提升胃气能增强吞噬细胞的活性。如果没有足够的营养,吞噬细胞的数量是很少的。而提升胃气的最好方法是喝肉汤。但是什么时候喝汤比较好呢?很多人习惯饭后喝一碗鲜汤,其实这样容易冲淡胃液,影响食物的吸收和消化,喝汤最好在饭前进行。

有人说“饭前先喝汤,胜过良药方”,这话是有科学道理的。这是因为,从口腔、咽喉、食道到胃,犹如一条通道,是食物必经之路。吃饭前,先喝几口汤,等于给这段消化道加点“润滑剂”,使食物能顺利下咽,防止干硬食物刺激消化道黏膜。

肉汤可以是鸡汤、牛筋汤、猪蹄汤、鱼汤、肉皮汤、羊蹄汤、牛肉汤、排骨汤等。肉汤是非常重要的,但由于效用不同,不同的汤可以起到不同的抗病防疾效果。

鸡汤抗感冒:鸡汤,特别是母鸡汤中的特殊养分,可加快咽喉部及支气管膜的血液循环,促进黏液分泌,及时清除呼吸道病毒,缓解咳嗽、咽干、喉痛等症状。赁制鸡汤时,可以放一些悔带、香菇等。

排骨汤抗衰老:排骨汤中的特殊养分以及胶原蛋白可促进微循环,50~59岁这10年是人体微循环由盛到衰的转折期,骨骼老化速度快,多喝骨头汤可收到药物难以达到的功效。

鱼汤防哮喘:鱼汤中含有一种特殊的脂肪酸,它具有抗炎作用, 可以治疗呼吸道炎症,预防哮喘发作,对儿童哮喘病最为有效。

另外,急性病人要喝鱼汤;慢性病人不仅要喝鱼汤,也要喝牛肉汤;癌症病人不仅要喝鱼汤和牛肉汤,而且要喝牛筋汤;糖尿病和血黏稠的病人不仅要喝鱼汤和牛肉汤,还要吃肉皮冻等。

我们要想健康,就一定要先喝肉汤后吃饭。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,饭前喝汤并不是说喝得多就好,要因人而异,一般中晚餐前以半碗汤为宜,而早餐前可适当多些,因经过一夜睡眠后,人体水分损失较多。进汤时间以饭前20分钟左右为好,吃饭时也可缓慢少量进汤。总之,进汤以胃部舒适为度,饭前饭后切忌“狂饮”。

最后,我们还要知道怎么熬肉汤最科学、合理。

1.熬汤用陈年瓦罐效果最佳

熬汤时,瓦罐能均衡而持久地把外界热能传递给里面的原料,而相对平衡的环境温度,又有利于水分子与食物的相互渗透,这种相互渗透的时间维持得越长,鲜香成分溢出得越多,熬出的汤的滋味就越鲜醇,原料的质地就越酥烂。

2.火候要适当

熬汤的要诀是:旺火烧沸,小火慢煨。这样才能让原料内的蛋白质浸出物等鲜香物质尽可能地溶解出来,使熬出的汤更加鲜醇味美。只有文火才能使营养物质溶出得更多,而且汤色清澈,味道浓醇。

3.配水要合理

水温的变化、用水量的多少,对汤的营养和风味有着直接的影响。用水量一般是熬汤的主要食品重量的3倍,而且要使食品与冷水共同受热。熬汤不宜用热水,如果一开始就往锅里倒热水或者开水,肉的表面突然受到高温,外层蛋白质就会马上凝固,使里层蛋白质不能充分溶解到汤里。此外,如果熬汤的中途往锅里加凉水,蛋白质也不能充分溶解到汤里,汤的味道就不够鲜美,而且汤色也不够清澈。

4.熬汤时不宜先放盐

因为盐具有渗透作用,会使原料中的水分排出,蛋白质凝固,导致鲜味不足。

5.熬制时间不要过长

长时间加热会破坏赁类菜肴中的维生素。加热1~1.5小时,即可获得比较理想的营养峰值,此时的能耗和营养价值比例较佳。

重振男人雄风,让每次性爱都能坚挺30分钟以上,远离性无能,做个真正的硬男人,彻底把她征服!可关注初级道家房中术课程。
(Visited 74 times, 1 visits today)

原创文章,作者:道医阁补肾壮阳网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atrhk.com/3353.html

联系我们

400-800-8888

在线咨询: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邮件:1170817264@qq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00-18:30,节假日不休息

QR code